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索隐解释:“盖海畔有山,形如台,在琅邪(琅玡),故曰琅邪台。”琅玡山位于胶南琅玡海滨,三面临海,海拔183米,昂首翘尾于众山之上。据《山海经·海内东经》记载:“琅邪台在渤海间,琅邪之东。”琅玡台因祠古齐地八神主之一的四时主,而成为中国最早的观象台。据《史记·封禅书》记载,八神主为古齐地先民信奉的掌管八方面事宜的神:一曰天主,祠天齐;二曰地主,祠泰山梁父;三曰兵主,祠蚩尤;四曰阴主,祠三山;五曰阳主,祠之罘(芝罘);六曰月主,祠莱山;七曰日主,祠成山;八曰四时主,祠琅邪。《史记·封禅书》还记载:“八神将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来作之。”由此可知,古齐地八神主有着悠久历史,是东夷人的古老信仰。至西周初年姜尚(太公)封齐以后,对东夷古俗采取“因其俗,简其礼”的治国方略,使东夷八神主信仰古俗继续得以传承。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越王勾践迁都琅玡后,也遵循古齐地八神主崇拜之俗,在琅玡山上筑观台,再建四时主祠。
四时主是掌管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神主,也是掌管农业之神,自古就是东夷先民所崇拜祭祀的主神。选择在琅玡山上建四时主祠,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解释说,这是因为“琅邪在齐东方,盖岁之所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岁,木星也。”古人又称木星为“岁星”。“岁之所始”是指一年四季由琅玡所始。琅玡山位于黄海之滨,是日出之地,在这里观测四时天象最准确,所以要把四时主祠建在琅玡山上。
另据考古发现,在琅玡山以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所出土的大口陶尊有刻画图案,内容为:中间一斗形,内有7个圆圈纹寓意北斗七星;斗柄上方有12个圆圈纹排列成两排,合一年十二月数;斗魁下方为10个圆圈纹排列成两排,合十日为旬以及十月太阳历一年的月数。大汶口文化陶尊上的图像文字曾被于省吾、唐兰等释为与日出相关的“旦”、“炅”(太阳在云气之上,云气下有山峰、海水)等字。以上文献与考古资料证明:繁衍生息于古齐地的东夷人,是迄今已知最早观察天象的先民。《史记·历书》载:“昔自在古,历建正作于孟春……物迺(乃)岁具,生于东,次顺四时,卒于冬分。”古齐地东夷先民从年复一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中感悟到:一年四季(四时)之神,庇佑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潮涨潮落带来的丰富海产品,也给古琅玡一带的先民们提供了生活保障,农渔经济滋养了琅玡一带的原始文化。基于此,古齐地先民才选择在这里建立四时主祠和祭台,以最原始的祭祀方式,感谢四时主给人们带来富足的农渔经济。
中国现存的古观象台是始建于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的河南登封观星台,而四时主祠的历史比它要久远得多。四时主祠自建于琅玡山之后,历代帝王多来巡游,其中秦始皇和汉武帝皆曾三登琅玡台。古代帝王之所以到琅玡巡游,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祭拜四时主神衹,如《史记·孝武本纪》有汉武帝“东巡海上,行礼祠八神”的记载。古代帝王祭拜掌管四季变化的四时主,对于巩固以农为本的历代政权具有重要意义。琅玡山上的四时主祠经过历代修建或重建,直到清代后期仍存在。收藏于胶南博物馆、由清末琅玡当地画家王和沛所绘的《琅玡台图》上,便有“礼日亭”、“四时主祠”等古建筑。
2008年8月,中国天文学会年会在胶南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共同认定:琅玡台是迄今已知的地面上遗迹尚存的我国最早的观象台遗址。这是一个兼具观象授时与宗教祭祀功能的古观象台,具有观日出、定时节、望云气、祭祀四时主等多方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