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设置 新区概况 史志动态 新区要闻 新区区志 新区年鉴 地情文献
新区名胜 史志业务 区情研究 地情书讯 画说新区 民俗风情 新区大事 新区人物
今天是:
汉武帝东巡
发布日期: 2022-08-23     来源: 来源: 青岛市志(精编)卷一

  

  据《汉书》等史书记载,汉武帝晚年曾经三次巡幸琅玡(包括琅玡郡所属不其县)。第一次是元封五年末至六年初(前106~前105),第二次是太始三年(前94),第三次是太始四年(前93)。

  《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封五年(前106)底,汉武帝于南巡途中在九嶷山(位于湖南境内)望祭古君王舜帝之后,登天柱山(位于安徽潜山境内),然后从寻阳(湖北黄梅西南)登上楼船,“舳舻千里”沿长江顺流而下,于元封六年(前105)年初,由长江口沿着海上航线“北至琅邪、并海”。琅玡港自古就是南北海路枢纽,汉武帝时兴盛依旧。当汉武帝船队驶进琅玡港时,琅玡郡众官员齐来接驾,众多楼船和随行船只傍着琅玡港岸停泊,场面极为壮观。据记载,汉武帝这次巡幸琅玡住了很长时间,直到“春三月”时,才离开琅玡前往泰山进行封禅大典。

  太始三年(前94),汉武帝二次巡幸琅玡,“行幸东海,获赤雁,作朱雁之歌。幸琅邪,礼日成山(祭日于成山)。登之罘,浮大海。”太始四年(前93)春三月,汉武帝第三次巡幸琅玡,“行幸泰山”之后,于“夏四月,幸不其,祠神人于交门宫,若有乡坐拜者。作交门之歌”。《汉书·地理志》“不其县”条下这样注释:“有太乙仙人祠九所及明堂,武帝所起”。太乙仙人祠和明堂建于女姑山上。太乙(泰一)是楚人祭祀的至高无上的大神,原只在京城甘泉宫修建一座太乙祠庙,而不其县太乙仙人祠,则是汉武帝在京城之外修建的唯一一处太乙祠庙。由此可见,不其县在汉武帝心目中的重要位置。关于“神人”,应劭解释说:“神人,蓬莱仙人之属也”。关于“交门宫”,晋灼在《汉书》中注释:“琅邪县有交门宫,武帝所造。”汉武帝此次东巡不其、琅玡期间,除在不其县女姑山上祭祀太乙神,在琅玡交门宫祭祀蓬莱仙人外,还登上琅玡台以观沧海。

  据《汉书》等史书记载:汉武帝20余年间先后九次巡视山东地区,其中六次到泰山封禅,六次到山东沿海要地巡幸。汉武帝之所以对山东地区频繁巡幸,除封禅泰山、祭祀神人、求长生不老仙药等表层现象之外,还与当时山东地区的政治形势、经济形势以及海外局势等密不可分。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在山东大地分封齐国、胶东国等7个诸侯国。由于诸侯势力强大,文帝时发生齐王和济北王叛乱,景帝时发生“吴楚七国之乱”,武帝即位亲政以后,又发生淮南王刘安谋反时胶东王刘寄暗中响应之事。为此,汉武帝果断采取两大举措:一是颁行“推恩令”,规定除由嫡长子继承诸侯王位之外,其余王子都在其王国范围内分立侯国。如此以来,山东地区“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有效遏制了诸侯国势力。二是在山东境内设置州刺史,负责督察各诸侯国之政事,设置州刺史是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又一重要举措,但效果究竟如何,汉武帝有必要通过东巡实地考察。从经济形势看,山东地区铁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盐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另外山东地区还是全国丝织品重要生产基地。在汉武帝东巡行程中,每在泰山封禅仪式之后,都要听取州刺史和王侯汇报,了解盐、铁、纺织以及治水情况。应当说,稳定山东政治形势、促进山东经济持续发展,始终是汉武帝东巡重要目的之一。

  海外局势方面,汉武帝元封二年至三年期间,正值汉朝与卫氏朝鲜关系恶化之时,西汉初年形成的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也因此严重受阻。据《汉书·武帝纪》记载:“朝鲜王攻杀辽东都尉”,汉武帝“遣楼船将军杨僕、左将军荀彘将应募罪人击朝鲜”。元封三年(前108)春,汉武帝巡幸胶东半岛,主要是视察对卫氏朝鲜用兵部署情况。当年夏天,在汉朝水陆大军攻势下,朝鲜人“斩其王右渠降,以其地为乐浪、临屯、玄菟、真番郡”。自此以后,东方海上丝绸之路始得畅通。汉武帝巡幸琅玡、不其等地,除政治、经济方面诸多原因外,还应当与平定卫氏朝鲜叛乱之后,海外局势以及东方海上丝绸之路复通等原因密切相关。

中共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党史研究中心(区地方史志研究中心)主办 联系方式:0532-86988243 邮箱:hdds958@126.com
鲁ICP备05038584号 鲁公网安备 37021102001127号 Copyright © by dsyj.qingdao.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