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草房以厚石砌墙,用海草晒干后作为建筑材料苫盖屋顶。由于生长在大海中的海草含有大量的卤和胶质,用它苫成厚厚的房顶,除了有防虫蛀、防霉烂、不易燃烧的特点外,还具有冬暖夏凉、居住舒适等优点。 黄岛区现存海草房高4至5米,每处长10余米,占地面积百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平方米,海草房以厚石砌墙,用海草晒干后作为建筑材料苫盖屋顶。由于生长在大海中的海草含有大量的卤和胶质,用它苫成厚厚的房顶,除了有防虫蛀、防霉烂、不易燃烧的特点外,还具有冬暖夏凉、居住舒适等优点。现存的海草房主要建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最古老的海草房已有130多年的历史。海草房呈尖顶“一字”结构,户前户后排列,充分体现了黄岛海滨民居特色,也是青岛沿海民居的历史见证和标志性符号。海草房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主要分布在北方胶东半岛的威海、烟台、青岛等沿海地带。据考证,海草房从秦、汉至宋、金逐步形成并在胶东半岛广为流传。到了元、明、清则进入繁荣时期。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原材料海草不断减少、建造技艺近乎失传以及旧村改造步伐的加快,使我区现存的海草房数量急剧减少,凤凰岛东岛大部分海草房已拆迁,凤凰岛西岛仅剩四十余处百余间,基本保持原貌,部分房屋因破旧漏雨等原因已无人居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