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 岸 建 设
主要指标
2016年,青岛海港口岸外贸进出口货运量3.33亿吨,比上年(下同)增长4.34%。其中,进口货运量2.34亿吨,增长2.98%;出口货运量0.99亿吨,增长7.00%。海港货物吞吐量超过5亿吨,增长3.26%。外贸进出口货运量与港口吞吐量比值达66.53%。集装箱吞吐量1805.01万标准箱,增长3.52%。其中,外贸集装箱1210.18万标准箱,增长14.70%。空港口岸货邮量23.07万吨,增长10.90%。口岸外贸进出口总值9494.60亿元,增长6.00%。其中,进口总值3840.80亿元,增长9.40%;出口总值5653.80亿元,增长3.80%。青岛市进出口总值4330.10亿元,占青岛口岸年度总值的45.61%。
口岸开放
2016年,西海岸主要有前湾港区、黄岛油港区和董家口港区组成,主要从事集装箱、原油、铁矿石、煤炭、粮食等进出口货物的装卸、储存、中转、分拨等物流服务和国际客运服务,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
2016年,董家口港区建成泊位25个,拥有世界最大的30万吨级矿石码头、30万吨级原油码头。董家口港口岸对外开放获国务院批复。历时4年,征求解放军总参谋部和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海关总署、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委意见,明确开放水域、岸线,核定驻董家口港口岸查验单位机构和编制。7月1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山东青岛董家口港口岸对外开放的批复》(国函〔2016〕125号),同意董家口港口岸对外开放,标志着董家口港口岸进入口岸建设和开放验收准备阶段。
港口岸对外开放获国务院批复。历时4年,征求解放军总参谋部和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海关总署、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委意见,明确开放水域、岸线,核定驻董家口港口岸查验单位机构和编制。7月1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山东青岛董家口港口岸对外开放的批复》(国函〔2016〕125号),同意董家口港口岸对外开放,标志着董家口港口岸进入口岸建设和开放验收准备阶段。
2016年4月21日,《交通运输部关于同意国际航行船舶临时进出青岛港董家口港区部分码头泊位期限的批复》(交海批〔2016〕16号)下达,同意国际航行船舶临时进出青岛实化原油有限公司30万吨级和10万吨级原油泊位、青岛海业摩科瑞物流有限公司10万吨级和7万吨级通用泊位、青岛海湾液体化工港务有限公司2万吨级和3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青岛港董家口通用码头有限公司北三突堤1号3.5万吨级和2号3.5万吨级(兼顾12万吨级)通用泊位、港投万邦20万吨级矿石泊位等9个泊位。加上先期临时开放的5个泊位,共有14个码头泊位实现临时开放,取得外贸船舶作业资质。全年董家口港临时靠泊外贸船舶520艘次,货物运量5300万吨。
口岸“大通关”建设与保障
口岸信息化建设
2016年,以青岛港集团信息管理中心为平台开发电子口岸功能,推进国际船舶申报和放行、多式联运申报、危化品申报等功能模块建设,促进口岸管理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做好并入山东电子口岸的技术准备。助推跨境电商业务发展,在山东省口岸办公室组织推动下,实现青岛跨境电商综试区线上“单一窗口”平台启动运行。支持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建设,海关信息系统与铁路场站作业管理系统联通,运抵报告港、站互认,实施港站一体化运作。
关检合作
截至2016年底,黄岛口岸是山东省内最大的口岸业务现场。2016年,市政府口岸办深化与边防、海事、港口的联动协作,推动“三个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向口岸“三互”(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延伸,实现“5个整合”(关检卡口、查验场地、查验设施、办公场所、作业模式),解决企业往返海关、“国检”(由国家有关部门依法对地方工作的全面检查和评估认定)查验问题。黄岛口岸关检合作开发“一次查验信息化平台”,实现关、检、港三方系统关联及查验指令对碰、信息共享共用;在全国率先共建“再生资源联合查验中心”,集申报、查验、放行于一体,实现进口废物原料“一次查验”;前湾港北港区关、检双方由串联查验变为并联查验,实现进口货物 “一次调箱、一次开箱、一次查验”。
整合利用监管设施资源
2016年,关、检双方按照“便利企业、监管高效、降低成本、经济实用”的原则对黄岛口岸北港查验区中的查验场地合并,实现查验场地共享共用、查验设施统筹使用。海关通关无纸化改革覆盖所有海关业务现场和领域,检验检疫实施无纸化通关模式,平均每批货物为企业节省通关时间1~2天。
通关一体化改革
2016年,海关启动丝路经济带通关一体化改革,实现“十关如一关”;检验检疫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9+1”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沿黄河流域的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9个直属检验检疫局及新疆检验检疫局)一体化,惠及沿线近9万家外贸企业,为企业降低跨区域通关成本20%~30%。
特殊监管区监管制度创新与复制推广
2016年,在青岛保税港区、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青岛出口加工区启动海关“统一备案清单”“批次进出、集中申报”“集中汇总纳税”“简化通关作业随附单证”“融资租赁”等创新制度试点;在青岛保税港区部分产品开展进境货物预检验制度和中转货物原产地签证制度先行先试业务,完善“一次性检验检疫+出区核销”模式,取消入、出保税港区货物在海关备案清单签字盖章环节。
(青岛市政府口岸办供稿)
海 关
综述
2016年,扎实推进“两学一做”专题教育,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把关服务能力,努力防控“三大风险”,不断优化通关环境和服务质量,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全年共监管进出口货物1.76亿吨,同比增长22.2%;进出口总值961.4亿美元,同比降低2%;审结进出口报关单155.6万票,同比增长4.3%;监管进出境集装箱692.9万标箱,同比增长22.6%;税收入库460.6亿元,同比增长7.1%;打击走私刑事立案27起、行政立案929起,刑事、行政立案数均超去年。
业务改革
“三互”大通关建设
积极拓展“三互”合作主体,与港务公安签订《联合执法备忘录》,与边防部门实施联合登轮检查,三方协作开展港口百日综合整治,参与执法90人次、查发违规情事14起;与海事局、港口消防大队等开展危化品监管信息互换和执法互助,查发出口危化品逃避海事监管情事2起;顺利完成关检“五大整合”和“三个转变”,成功举办“三个一”现场会。突破原有监管流程,实现进口整车关检“一次开箱”。积极应对固废进口通关流程调整改革,主动对接商检和港务部门,探讨建立业务配合机制,优化作业流程。全年,共实施“一次查验”4456票、占关区66.4%。
通关一体化改革
加强统筹协调、积极督促落实,做好通关一体化配套改革措施。整合优化岗位配置,根据税收征管中心布局和建设进度,将人力资源向验估岗位倾斜;加强与审单中心协调配合,在原产地证验核、保证金转税、退补税等业务结合部逐步形成常态化联系机制;积极推进汇总征税改革,设立专岗集中办理汇总征税业务,全年共审放该模式下报关单2190票,征收税款5.35亿余元,涉及关区内外通关企业35家,各项业务指标均稳步增长。
“放管服”改革
严格落实总署及总关简政放权部署,逐条对照自查,全面梳理行政审批及内部核批事项。设立行政审批“单一窗口”,设立首席代表,一站式全面协调调度;精简内部核批的,确定39项业务由经办关员直接办理,对208项业务进行审批层级规范,审批全面提速。
“双随机”试验田
提前1个月完成总署总关确定的随机布控占比90%、现场即决式布控低于10%总体调控目标,随机布控占比达到92.03%,其中预定式布控占比为71.64%,即决式布控占比为7.96%。
中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展厅建设
高标准完成建设资金申请工作,高效率开展招标、建设、方案设计、布展等各类基础工作,利用10个月时间,按期完成展示中心项目。展示基地如期正式揭牌,获得总署领导及国内外参观者高度评价。
安全隐患大排查工作
组织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工作,召开黄岛海关安全工作会议,与烟台海关开展安全隐患互查。梳理汇总安全隐患排查发现的问题24项,督办各部门按期整改。
打击虚假贸易
成立黄岛海关虚假贸易管控工作领导小组,树立“转变事后监管为事前预警,转变被动核查为主动管控”的工作思路,重点核查关区内外涉嫌虚假贸易企业80家,移交缉私部门处理9家,对150余家存在虚假贸易嫌疑的企业提出参数建议。查发河南7家企业出口“调味菌菇”高报价格涉嫌虚假贸易,货值4.2亿元,涉嫌骗取退税6000余万元。全年审核报关单记录292.3万条,数据准确率99.99%;移交缉私统计项目申报不实案件线索38起,行政立案19起,案值合计3950万元。
口岸查验配套服务费改革试点
开展政策宣传,积极协调查验服务提供单位实现工作无缝对接,每日统计相关数据。全年符合免除费用标准的集装箱4.5万个,占23.7%,免除查验配套服务费3000余万元,惠及企业9305家。
加强新技术应用。推进闸口信息化建设,扩大职能关锁应用,在出口加工区和保税港区推广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均通关效率提高25%;推行加工贸易三方联网审批,截至2016年12月青西新区226家加工贸易企业已有214家开通授权,每票业务平均耗时由5~7个工作日缩短为1~3个工作日;优化查验集装箱调度系统,降低执法风险,移箱作业时间平均缩短1小时。
依法监管
监控指挥中心实体化运作
夯实业务基础,引入1211路摄像头,覆盖20个监管场所,60家保税仓库,视频覆盖率达到94%,建立10余套常规监控方案,开展常规监控157次,查发问题29起。加强综合协调能力,指挥中心与缉私部门协同视频监控3次,解决业务结合部问题16个。注重探索创新,探究视频监控系统与系统应用有机结合,对出口拼箱仓库监管深入调研形成监管方案。
新兴业态发展
实现跨境电商新政平稳过渡,监管商品16.2万票(居关区第二),货值5195万元(居关区第一),占关区24%和25%。积极推动跨境电商保税备货模式在辖区正常开展。启用全国首家海运快件中心,高标准进行信息核实、单证审核、实货监管,全年共放行各类快件23008票,重量34.8吨,货值486.7万元,征收税款54.8万元人民币。开展保税混配矿业务,全年累计监管保税铁矿砂混配作业16批次、673.3万吨,办理入出库审批134票、货值7.03亿美元,征收税款约4.04亿元。
物流监控体系建设
对辖区20家监管场所使用“户籍式”档案管理,结合视频监控系统提高实地巡查效率,共查发异常情况14起。开展未核注舱单数据清理,加快超期货物处置,完善舱单清理和管理机制。
多式联运物流监管模式
推动“中韩快线”国际物流通道发展,平均每标箱为企业节省运费30%,约1500元;采取“出口二程转关”物流监管模式,助力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青岛保税港区等功能区的货物出口“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
分行业后续监管与“主动披露”相结合
赛轮、双星2家橡胶轮胎龙头企业通过“主动披露”补交税款5266万元。制定电子制造、汽车进口及制造行业主动披露试点方案,引导109家企业开展“主动披露”。启动行业性稽查作业49起,查发问题25起,移交缉私涉案税款499万元,追征税款445万元。
打击走私
创新关警合作形式,通过提前介入、联合经营和捆绑作业,成功经营查办驴皮、奶粉等系列案件。提高缉私反哺监管质量,撰写反哺专报5篇。开展国门利剑专项行动,针对农产品、洋垃圾、加工贸易走私及偷逃税款等开展重点打击,保持打私高压态势。全年共刑事立案27起,立案案值3.26亿元,涉税4099万。查办17起案值超过500万元的重大行政违法案件,案值总计3.8亿元,涉税共计5228.8万元。查办塑料粒子加工贸易行业违法案件及关区首起跨境电商渠道走私案件。完成“猎狐行动”指标3名,占全关区的50%。
法制工作
两简案件主办部门调整为办公室法制科。顺利开展业务交接工作,优化办案流程,通过以干代训培养办案人才,圆满完成全年任务。全年共办理两简案件542起(占关区立案数29%),案值约7.1亿元,涉税86.67万元,罚没入库76.97万,案件总量及人均办案量均居关区首位。认真总结“六五”期间普法工作经验,制定黄岛海关“七五”普法规划,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等重大活动。加强知识产权案件查办力度,全年查发涉嫌侵权案件62起,涉案总货值约800余万元,行政立案18起。
滞港固体废物退运工作
各部门沟通协作,协调办理手续。重点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的油品类滞港固废,切实采取防护措施确保在港期间安全,存在安全隐患的53集装箱油品类滞港固体废物共1008.55吨全部退运出境。
服务经济
服务企业
主动服务加快出口结关进度。安排专人加班审核出口报关单4503票,办理出口报关单人工结关1500余票,涉及金额约1.97亿美元。
支持港口开放发展
支持董家口口岸对外开放并获国务院正式批复。配合做好前湾港区三期封关验收工作,参与制定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监管方案,开通三个行政通道。优化办理保税状态下混配铁矿砂合同备案流程,备案时间从3天压缩到0.5天。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
研究保税港区“批次进出,集中申报”业务模式,采用系统流转业务联系单加快流转速度。做好青岛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设立验收的配套服务工作。
三方联席会议制度
联系辖区地方政府和检验检疫部门,建立关检地三方联席会议制度,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共召开会议17次。设立“‘关检地’三方联席会议”关网专栏。
正式启用752监管艇
克服实际困难修缮维护监管艇,协调解决适航问题。11月1日正式启用中国海关752监管艇,成为北方片首次启用的海关,巡查查发一起非法供船情事。
(黄岛海关供稿)
出入境检验检疫
综述
2016年,共检验检疫出入境货物10.20万批、货值345.6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98%、减少1.67%;批次和货值分别居山东检验检疫系统第3位和第1位。其中,进境7.98万批,同比增长0.37%,占全省42.62%,货值319.41亿美元,同比增长1.17%,占全省39.14%;出境22212批,货值26.2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加25.75%和减少7.4%,占全省3.24%和8.33%。检疫出入境船舶9544艘次,同比增长4.63%;查验出入境人员19.88万人次,同比增长28.47%;检疫集装箱468.62万标箱,同比减少21.99%;实施重量鉴定3684批、2.56亿吨,同比分别增长6.01%和88.59%。
业务改革
业务管理体制
调整业务职能。吸纳业务改革、贸易便利化等政策研究成果,优化调整业务部门职责,提升工作效能,为企业提供更多便利。将适合现场快验快放的柳编草,入境流向的天然乳胶、烟胶片,工业用藻等统一调整到现场查验部门;将保税区外的进境棉花检疫工作统一调整至港口查验处。加强流程再造。结合业务改革进程,对包括所有大宗商品在内的38个商品流程和10个卫生检疫工作过程进行流程再造、时限规范,切实加强执行督察,确保刚性运行,大幅缩短流程时限。出境一般报检的平均流程时长为4.10天,同比缩短0.94天,同比缩短幅度达到18.65%,入境一般报检的平均流程时长为4.62天,同比缩短3.82天,同比缩短幅度达到45.26%。简化行政审批。推进行政审批改革,主动公开办事指南,简化审批流程,设置专门窗口,建立“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模式,实行审批事项目录清单管理,实现“一扇门”“一张网”办事。加强风险防控。整合体系、绩效和风险管理职能,健全融体系内审、业务督察于一体的业务监督管理体制,深入组织开展廉政和业务风险排查,最大限度提升廉政和业务风险防控合力。
通关放行流程
改革检务报检体系。严格落实全国检验检疫通关一体化,对清单以外进出口货物实现进口直通和出口直放,对辖区内出口货物实施直通报检及无纸申报。共放行通关一体化货物4560批次、18315标箱,目的地覆盖山东省内各市、河南、陕西、河北、宁夏等地区,每批货物平均可为企业缩短放行时间1天,大幅提高通关效率。推进大通关建设。积极服务“一带一路”战略,配合山东检验检疫局组织召开关检合作“三个一”现场会,在全省率先实现关检联合查验。上线运行黄岛口岸云平台信息化系统,实现关检卡口、查验场地、查验设施、办公场所、作业模式的全方位整合,为企业节约通关时间30%,节约查验费50%。利用“云平台”自助放行货物11857批,共计41164集装箱,预计每批可为企业节省经济成本150元。优化口岸查验模式。综合运用风险评估、风险监测、风险信息结果运用等手段,深入推进口岸集中查验和“双随机”查验。集中查验产品已涵盖进口食品、木材、固体废物原料、汽车等10大类;率先在木质包装、废物原料和食品等工作中推行“双随机”抽查模式。
口岸防控体系
完善口岸公共卫生监管体系。依托EQRQ系统,不断完善入境船舶分级管理,严格入境检疫查验和口岸蚊媒防治,防止寨卡病毒病、黄热病疫情传入,方便船舶快速通关。完善口岸动植检分类监管体系。积极推进产品分级、企业分类、监管分层、合格评定、动态调整的分类管理模式,严格执行进境动植物产品指定口岸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查验配套设施,强化初筛实验室建设,着力提升口岸动植物疫情防控能力和水平。完善进出境食品监管体系。探索建立进口食品分类监管模式,不断完善预包装食品标签预审核制度,优化调整进境肉类、水产品的监管放行流程,推行肉类产品合格假定模式,大幅提高通关效率。完善进口大宗资源性产品监管体系。对进口矿产品、油品全面实施“全面检验+风险分析+分类管理+重点布控”监管模式,对进口棉花、天然橡胶实施“一次检验检疫”和“预检验”相结合的模式,狠抓检出率。完善工业产品监管体系。抓好进口设备、汽车、危险化学品、食品接触产品等高风险工业产品检验监管。完善进出口工业品检验监管机制,从进出口检验监管并重调整为以进口检验监管为主。完善废物原料监管体系。在“随机派单、封闭查验、集体研判、全程监控”基础上,积极推进双随机查验和进口废纸、废铜转检直通,扩大“企业+产品”分类监管试点。
质量安全
在口岸检疫查验工作中发现甲型流感阳性20例;检出并确诊传染病例512例,同比增长159.89%,其中在董家口港检出重点传染病疟疾;检出鼠类携带汉坦病毒3例,携带出血热病毒3例;从进口原木中全国首次检出扁腿锥鞘天牛;从进口鲜榴梿中山东口岸首次检出大洋臀纹粉蚧,从进境木质包装中山东口岸截获“黑寡妇”蜘蛛;在董家口港区全国首次监测到绳索三芒草、大洋洲滨藜、牙买加草等3种检疫性外来杂草;从进境的6690头种牛中检出二类传染病27头;国家质检总局依据黄岛检验检疫局检出的典型案例,发布警示通报26份;检出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3129批,退运销毁401批;检出不合格进出口矿产品、石油及其制品754批,帮助企业成功索赔20批,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02.03万美元;检出进口棉花不合格982批次,检出率达91.8%,帮助企业完成对外索赔592.7万美元;检出环保不合格进口废物原料31批;检出不合格进口设备、汽车、食品接触产品等重点敏感商品1218批,退运销毁22批;共结案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39起,简易程序行政处罚案件224起,罚款总额46.54万元,行政处罚案件查办数量和结案金额均在山东检验检疫系统排名第一,1起案例被山东检验检疫局纳入“全省十大执法典型案例”。
服务经济发展
积极推进贸易便利化。制定出台支持外贸发展的12条措施,并与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海关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黄岛口岸贸易便利化。
支持董家口港区发展。改进工作模式,简化业务流程,全力支持董家口港进口数量达到5300万吨,同比逆势增长6%,并指导其进口粮食指定口岸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验收。
加快国际船舶流转速度。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积极研发应用口岸风险预警与快速反应电子管理(EQRQ)系统,大幅降低锚地检疫比例,大幅缩短船舶和货物的滞港时间,促进港口快速流转。共完成国际航行船舶出入境卫生检疫5696艘次。其中,锚地检疫同比减少746艘次,平均缩短进出港时间约3个小时。
服务大宗商品进出口。坚持“在港零待时”“5+2”“白加黑”、24小时预约工作制,全力压缩检验鉴定放行流程,积极促进地炼原油进口和成品油出口,有效缓解辖区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罐容不足和连续生产之间的矛盾,报送《山东口岸进口原油激增三大问题日益凸显》信息得到山东省省长郭树清批示肯定,检出进口棉花、矿产品、石油及其制品短重1000余批,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900万美元。
支持汽车口岸做大做强。积极支持进口汽车海铁联运、集装箱中转集拼和分拨配送,以及青岛首个中规车进口项目落地。共检验进口整车16665辆,青岛保税港区整车进口口岸排名全国第5。
支持跨境电商业务发展。主动推进跨境电商园区内检验检疫监管中心设备和设施建设,完成保税备货模式先行先试工作。
支持大项目所需成套设备快速通关。对青西新区大项目,实行局领导定期联系和业务主管部门跟踪联系工作制度,全程提供“一站式”高效快捷服务,着力提高进口成套设备及关键零部件的检验通关效率。结对帮扶青钢集团、双星集团等大项目快速通关进口成套设备45批,货值4050万美元。
支持企业用足用好关税优惠政策。率先在全省推出原产地企业“足不出户备案”“电子化传输”等多项举措,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13715份,帮助有关企业享受关税优惠3000余万美元。
支持保税港区进口食品工程。完成区内进口食品收货人备案126家,食品储存查验场所考核认可17家,组织进口食品标签培训2次。
(黄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供稿)